高价化妆品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化妆品也存在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确认难度高 台湾美容医学会常务理事暨教育长、台北医学大学医科校友会理事宋奉宜医师表示,化妆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反应相比,难度高很多,“致敏物质”的 确认很难。所谓致敏成分究竟因为浓度还是因为本质,而且很难确认哪个成分出了问题。加上化妆品成分如此复杂,而且一次都混用三到五种(又是洗面奶,还有化 妆水、乳液与防晒乳),加上现实的储存、使用、操作等环节,因此很难实现真正的监控。 防不良反应不能全靠测试 在宋奉宜看来,过敏测试很难完全避免化妆品带来的不良反应。他介绍,就目前的市场现状而言,局部浓度过高的刺激性皮炎基本上不会发生。至于过敏 性皮炎,厂商也不可能刻意忽略已知的高敏性成分,因此高敏性成分存在的几率很低。如果引起敏感,一般医师与美容师多半会归咎于消费者的体质问题。 然而,宋奉宜认为,这一说法并不合理。有人试着将产品擦在手腕、耳后等几个建议做过敏测试的区域。但是根据监测经验,99%的人没有任何刺激或过敏现象,但涂到脸上就有刺激与过敏现象,因此这不能称为“体质问题”。 宋奉宜表示,此时应该优先思考是否是局部皮肤对于某些成分的总剂量已经超过容忍度。 看脸颈细节可确认来源 如果使用香水、化妆品的局部出现一个境界明显或相对明显的红肿、热痒区块,出现因化妆品局部接触性皮炎的可能性就很高了。所谓“境界明显”, 宋奉宜表示可以想象一个圆圈,圈内红肿,圈外无事。然而药品或化妆品成分很难避免渗透与阶梯现象,因此更可能出现的是境界相对明显的“同心圆”现象——内 圈红肿,渐次粉红,外围逐渐散落一些零零星星的小红点。无论如何,可以看到局限或局部相对明显现象,就必须怀疑接触性皮炎的可能。此外,他还强调,当清楚 发现“脸上有事,颈部无恙”的时候,也可以考虑是化妆品的使用额度快满了,该是节制的时候了。 皮肤过敏适当“饿一饿” 一旦发现面部出现化妆品不良反应,宋奉宜建议可以选择十四天不洗脸,让皮肤拥有喘息的机会。此外,正确且健康的饮食,也可以保持健康、轻盈的体态和皮肤。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化妆品soso ( 桂ICP备2023007770号-1 )百度统计
GMT+8, 2025-4-3 17:17 , Processed in 0.5210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